炎炎夏日,暑熱難消。湖南省攸縣桃水鎮盤塘村高塘組的小講堂內,“熱度”卻比室外更甚。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講臺上,一個四五歲大小的孩子,在媽媽陪同下,正高聲朗誦著《三字經》。一旁,候場的中小學生排了一溜。
課文朗讀、詩詞背誦……瑯瑯書聲將優秀傳統文化、文學經典重新帶到在座的人身邊。兩年前,攸縣在全縣范圍內,以社區、村委為單位,開展旨在“傳播文化、傳承家風、傳遞正能量”的小廣場、小書屋、小講堂“門前三小”工程。此后,上學期間,由學校按計劃組織學生前往“門前三小”活動、閱讀、聽講座;到了寒暑假,則由孩子們自發前往。
“從家出來,幾步路就到了?!币驗榻?,14歲的劉錦鵬假期里去小講堂聽了好幾次課?!段闯赡耆吮Wo法》、簡單急救小常識……村委專門邀請了法律、醫療等相關行業專業人士,以及老黨員、老教師、退休干部擔任志愿者?!袄蠋煘槲覀冎v解了好多生活學習中欠缺的知識和家風故事”,因為內容多樣,劉錦鵬收獲頗豐。
既是展示平臺,也是學習課堂。自“門前三小”鋪開以來,攸縣按照“10分鐘路程”“每個點覆蓋300人”“小廣場面積在300平方米左右”“在村部、社區服務中心設立小書屋、小講堂”“每天按時段免費開放”等標準,為全縣中小學生提供了一個既可以健身娛樂,又可以收獲知識的活動場所。
農村留守兒童,暑假期間少了學校管束,有的父母又不在身邊,許多孩子沉迷于手機和網絡。有的孩子下河游泳導致溺水事故發生。作為攸縣“門前三小”20個示范點之一,盤塘村高塘組以此項工作的開展為契機,引導孩子們開展各項有益活動,過一個充實、安全的暑假,有力地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據悉,未來3年,攸縣將布點600個“門前三小”,為全縣中小學生尤其是留守兒童提供授課解惑、共同學習的免費場所。(記者 賴斯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