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15日電 生活美學圖書《小點心 大文化》北京大學新書發布暨中國古代點心模具民俗文化研討會,近日在北京大學英杰交流中心召開。此次活動由北京大學視聽傳播研究中心、中國大眾文化學會節慶研究會、北京于小菓中式點心文化研究會(籌),以及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聯合主辦。
飲食文化是五千年中國文化最有活力的一部分,與禮儀、養生、節慶、節氣等文化密不可分,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如祭祀拜祖、尋親訪友等。與會專家從民俗學、節氣學等角度詮釋了中國飲食文化特別是點心文化的精深內涵,并暢言未來中國飲食及點心的發展路徑。大家相信,新中式點心必將成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國的又一個使者。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總裁姜革文先生、小罐茶創始人董事長杜國楹先生、新中式點心于小菓創始人于進江先生共同為《小點心 大文化》新書揭幕
北京于小菓中式點心文化研究會及北京于小菓點心模具博物館籌備委員會正式成立
北京大學教授、詩人陸地先生
“于進江先生出版《小點心 大文化》給我很多啟示。第一,先有文化后做事。第二,從小事做起。從小罐茶,到小點心,于先生做事都從“小”字做起。我們做任何事,不怕小,怕不精。我們可以有遠大目標,但不要好高騖遠,一定要眼望星空、腳踏實地。第三,就是周邊產品的開發,于先生從小罐茶做起,從茶想到點心,從點心想到模具,這是研究鏈條,一點一點精深,做任何一件事,看似跳躍,其實都很有關聯;做任何事,不熟不做,沒有研究的不做,沒有充分準備的不做?!?span>北京大學教授陸地說。
由于進江編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小點心 大文化》,匯集中國傳統點心模具的珍貴史料,首次將古代點心模具與24節氣、72候對應,用獨特的審美視角與設計藝術,把中國傳統生活美學與中國民俗文化展現在大家面前。作者從四千余塊點心模具中精選具有代表性的模具,對其進行了藝術化的拍攝和呈現,并以這些中國傳統點心模具為載體,講述了中國五千年文明孕育下的中式點心不為人知的故事,還原其背后的歷史文化、生活習慣、風俗禮儀,從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等中國傳統文化視角,解讀了承載在各式模具中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同時探討了如何用當代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展現中國傳統點心的魅力。(朱紫陽 蕭師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