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新聞報道受到的沖擊越來越大,從事非公經濟報道的傳統媒體同樣難以獨善其身,置身事外??陀^地講,傳統經濟報道,特別是非公經濟報道再也不能像其發展之初那樣,僅有幾家傳統經濟類媒體獨霸天下,日子過得輕松自在。為適應新形勢,傳統媒體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新媒體,報網融合的步伐不斷加快。作為更具專業色彩的非公經濟報道來說,如何結合新媒體,給讀者以最快最清晰的信息,無疑是擺在從業者面前的一個新挑戰。
順應傳播多元化趨勢
當今的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通道不再固定和狹窄,每個人隨時隨地可以利用互聯網、手機等工具進行信息溝通,隨時都可以獲取相關信息和新聞資訊。一方面,在激烈的競爭中,各類新媒體數量急劇攀升,這樣的態勢必然會導致受眾人群的分解,同時也使得大眾媒體的覆蓋面逐步縮小。
互聯網獲取新聞的速度非常驚人,只要看到微博上的一條簡短信息,就能及時判斷新聞價值的大小,同時可以與目擊者進行溝通,將生動的現場新聞展現給讀者。傳統媒體已經意識到互聯網新聞傳播的優越性,由此也推動了在新聞采集上的不斷創新。
傳統媒體要高度重視新聞傳播創新,樹立強烈的競爭意識,立足公眾傳播覆蓋的創新,打破舊有的新聞傳播觀念,積極主動地擁抱互聯網,將更多具有吸引力和新聞價值的新聞及時采集到手,發布到自己的平臺上,迅速吸引受眾。
新聞創新,必須要面對一個嶄新的社會群體,他們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被動的“受眾”,而是具有新聞傳播能力的讀者。媒體要把他們放在與自己平等的地位上,通過各種傳播渠道和終端實現與受眾之間的信息分享,通過對話實現輿論引導,通過服務實現媒介價值。只有深刻地了解今天新聞傳播所面對的受眾,真正重視他們的心理需求和傳播習慣,才能在新聞傳播中把握主動權,實現傳播的最佳效果。
以我為主用好新媒體
有的記者在采訪中受到新媒體的影響,放棄了傳統媒體的優勢。傳統媒體真正重要的東西在哪里?如何實現讓新媒體為我所用?
首先,具備先天優勢的傳統媒體要從傳統中汲取力量。要看到,新媒體也在總結傳統媒體的經驗,不斷改進新聞的編排方式。像充實“評論”,要采訪重要新聞人物;增加“背景”,要查閱歷史文獻等等。傳統媒體要看到自身的優勢,要在傳承與變革的轉換中獲得新的血液。其次,傳統媒體要以我為主地運用新媒體。要把控好高度,同時開發新聞的衍生價值,開展以新聞為由頭的線上線下活動,拓展新聞的深度和高度。再次,差異化是競爭的利器。不單對新媒體,還包括在傳統媒體之間,同樣的素材,有人挖深度,有人重廣度,有人求高度,有人品溫度,那么報道出來之后就顯現出角度的各異乃至質量的高下。
傳統媒體要強化專業記者的不可代替性。新媒體目前存在的發展障礙之一就是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在很大程度上,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不可能做出好的新聞。當前,新媒體層出不窮,要警惕盲目跟著新媒體跑。作為具有先天優勢的傳統媒體從業者,一定要抬起頭來看看歷史:新聞報道的某些重要變革是由技術的發展所引發,但這種發展如果脫離了傳統,那么就不會有什么發展,看明白了自身的優勢,結合新媒體的特點,盡心盡力去做內容,終會贏得讀者。
報網融合多維度創新
非公經濟報道創新不能單靠新聞采集一個環節,而是要實現整體的聯動,媒體機構要借鑒多方經驗,找尋到實現創新的多種路徑,將讀者喜聞樂見的和具有突出新聞價值的內容放在主要位置,為廣大讀者提供及時、有效、精彩的新聞報道。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種創新路徑。
首先,要在拓展報道領域上做文章。新聞是一種選擇的藝術,新聞報道必須重視讀者的選擇。新聞事物是立體的、多樣性的,其包含著多角度、多層次的豐富內容信息。我們知道,對于每一條新聞,客觀上不會做到面面俱到地反映,作為記者和編輯會對新聞事件進行一個認真的梳理,從新聞價值的維度去審視新聞事件,并且在內容上進行客觀合理、準確的取舍。當今時代的受眾尤其渴望新聞多視角。在這種情況下,角度迥異天地寬,大膽創新,變換角度,另辟蹊徑,拓展報道領域,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此外,記者要善于從人們不太關注的領域去發現新聞,才能真正抓到活魚和鮮魚,通過挖掘和提煉,這些新聞往往會吸引讀者的眼球,成為大眾關注的熱點和焦點。
其次,要在新聞報道形式上進行創新。一個好的新聞點,要在同質化新聞中脫穎而出,必須創新新聞報道形式。我們講究創新報道形式其實就是為了讓新聞更具可讀性,需要記者和編輯將單調的、隱晦的、讓人感到模糊的新聞信息,通過思考和分析,使其轉化為具體、可感、生動鮮活的事實,讓人能夠一目了然。在具體的報道實踐中,新聞標題的創新是創新報道形式的重要方式。如運用修辭等方法,就能使新聞標題生動形象,容易使人受到感染。創新報道形式要使新聞報道可親、可信,避免模式化和高大全;要以人為本,多從平民視角著手,突出個性色彩;要注重實事求是,將其人性、親情、局限性等得體地體現出來,這樣才能受到讀者的歡迎。
再次,要在報道內容上創新突破。同樣一條新聞,如果記者、編輯能以獨特的視角、生動的語言、新穎的內容加以報道,所產生的新聞效應自然會不同凡響,讀者的關注度就會增強,傳播覆蓋的人群就更加廣泛。因此,在創新新聞報道內容上,采編人員應該提高這方面的素質和能力。一是立意要新,要對新聞事實進行深刻的挖掘,站在新聞價值的高度去揭示新聞事實的內涵,傳達更多有價值的信息給廣大讀者。二是立意要高,要用超常的思維和判別能力力爭使新聞作品的立意深刻高遠,在新聞事件中能夠看到別人經常忽略的方面,同時也能夠發現其中蘊含的道理,從人們司空見慣和習以為常的事件里,挖掘出引人矚目的新聞價值。三是立意要精,要簡練明確,不拖泥帶水,將最精華的東西呈現給讀者,讓讀者在最短時間內了解最精彩的內容,這樣才能使新聞作品更有吸引力。在新時期,媒體新聞創新能夠使新聞報道提高真實性,增強感染力,體現與時俱進的精神,從而更好地適應市場的競爭和滿足讀者的需求。
在媒體融合不斷發展的今天,各種媒體的新聞令人應接不暇,廣播電視媒體的新聞報道也在加緊與互聯網融合,新聞直播、現場回傳、電話連線等形式的新聞報道方式,為受眾提供了更加立體的收聽觀看體驗?;ヂ摼W媒體所具有的新聞信息傳播優勢,再加上讀者獲取新聞的渠道越來越多,對新聞的價值判斷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中,每一家媒體、每一名采編人員都是創新的參與者,要順應媒體的發展形勢,通過創新來贏得讀者、贏得市場。
(作者單位:中華工商時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