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15日電 今日,國新辦就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有關情況舉行吹風會,當記者問到“更加積極財政政策會不會影響中國去杠桿的進程?會不會增加新的債務風險?”時,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叢亮回應稱,未來將從市場化債轉股、加快推動“僵尸企業”出清、扎實推進國有企業降杠桿三方面,有序地結構性去杠桿。
叢亮表示,去杠桿是2016年以來的一項重點任務,當時中國經濟運行存在杠桿率比較高的情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發改委一直在會同有關部門牽頭降低企業杠桿率工作?,F在去杠桿的概念叫做結構性去杠桿,要有針對性,循序漸進、有序地結構性去杠桿。今后一段時間降低企業杠桿率幾個重點工作:
一是推動市場化債轉股,杠桿率高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債權和股權的比例關系不是很合理,通過市場化債轉股優選企業、優選資產,幫助有發展前景的高負債優質企業降杠桿、減負債、促改革。
二是加快推動“僵尸企業”出清,通過依法破產等方式,推動低效無效供給企業退出市場,盡快祛除壞杠桿,盤活存量資產和資源,優化資金的配置。
三是扎實推進國有企業降杠桿,國有企業是結構性去杠桿的重點,通過強化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約束,按照全面覆蓋、標本兼治的原則,推動企業國有去杠桿。